皮肤科医生程少为 https://m-mip.39.net/fk/mipso_8505703.html
宝宝爱出汗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尤其是到了夏天,宝宝新陈代谢快更加出汗的厉害。这时候妈妈们可能就会有所担心,认为出汗多会影响健康,还有的家人认为,这是某种疾病发出的信号。
夏季宝宝出汗多的原因
相对于成人来说,婴幼儿的皮肤含水量较大,皮肤表层微血管分布也较多,并且活动量又大,新陈代谢旺盛,所以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多。再者,由于汗腺的分泌是受植物神经来调节的,宝宝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相对较差,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的抑制功能差,所以,宝宝对冷热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
有些活泼好动的孩子,白天运动量大,产生的热量多,机体没有能力将多余的热量通过出汗散发出去,热量积聚在宝宝体内,宝宝晚间体温可达38℃左右,加上植物神经依然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宝宝刚入睡时很容易出汗。宝宝入睡后,产生的热量减少,交感神经敏感性减弱,身体便通过出汗散发多余热量,以维持机体正常体温,深睡后汗液便逐渐消退。
除此之外,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加上夏天天气闷热,卧室通风不良,宝宝更容易出汗。
分清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
宝宝多汗大多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如夏季气候炎热而致小儿多汗;婴幼儿刚入睡时,头颈部出汗,熟睡后汗就减少;宝宝游戏、跑跳后出汗多,一般情况很好;冬天宝宝衣服穿得过多,晚上被子盖得太厚,加上室内空调温度过高,使得宝宝过热而出汗多。有的宝宝出汗仅限于头部、额部,俗称“蒸笼头”,亦是生理性出汗,父母不必担心,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
宝宝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过多,表现为安静时或晚上一入睡后就出很多汗,汗多可弄湿枕头、衣服,称之为“病理性出汗”。如婴幼儿活动性佝偻病、小儿活动性结核病、小儿低血糖、吃退热药过量及精神因素,如过度兴奋、恐惧等。有的宝宝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引起病理性出汗。每种疾病除了出汗多以外,还有多种其他疾病表现,医院就医,进一步做有关的检查。
前半夜出汗+枕秃、易惊:宝宝可能缺钙了
佝偻病引起的出汗,主要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另外还伴有烦躁、易惊、枕秃、屏气等症状,这些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有这些症状的孩子,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其他疾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另外,心肺疾病、低血糖、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等也可导致宝宝多汗。“因此,对小儿睡眠中的出汗,应仔细区别,医院检查,并及时治疗。”
专家还提醒家长,判断宝宝病理性多汗,除必须结合病史、体征分析以外,还应进行有关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家长切不可上网一查,便自己给宝宝擅自下结论,且随便给宝宝用药。
宝宝夏天出汗太多怎么办?
妈妈如果发现宝宝出汗多,首先应该寻找多汗的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多汗的话,妈妈不必过分忧虑。只需做足以下几点。
第一,补水。
宝宝出汗太多会引起宝宝缺水,那么就要给宝宝适量的补水,如果宝宝不喜欢喝,可以根据宝宝的口味,在水里加点儿糖。
第二,注意补充维生素,每天多给宝贝喝汤、喝粥。
天气炎热时身体新陈代谢旺盛,会使宝贝出很多汗,妈咪应该顿顿为宝贝安排一些汤或粥类的食物,防止宝贝的小身体脱水。此外,喝汤粥还可补充出汗时失去的钾、钠等矿物质,防止出现厌食、乏力等不适,甚至由此引发中暑或暑热症。
第三,要给宝宝穿纯棉质地内衣,透气、吸汗,贴身穿着也比较舒服。另外,即便是冬天,宝宝的衣服及被子不可太厚,从小锻炼宝宝的耐寒能力,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第四,尽量呆在凉爽的地方。
夏天天气过于炎热的时候最好不要带宝宝外出,呆在有空调的屋内最好。要及时调节室内温度。每天早、中、晚定时通风换气,尽量做到每次开窗10~30分钟。冬天有暖气的家庭,不要让室内过热。
第五,洗澡降温。
每天可以给宝宝洗两到三次澡,给宝宝适当的降温。因为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过多汗液积聚在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容易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所以要勤洗澡,以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干燥。
第六,每天确保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当气温高于35℃时,大量出汗会使得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进一步增加,容易使宝宝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因此,妈咪应在每天的饮食中,确保宝贝摄入足量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及豆浆或豆制品等。酸奶也是夏令时节补充蛋白质的佳品。
第七,每天的饮食要清淡。
高温天气下,人体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分泌也会有所减少。一些营养价值低、有碍消化的食物,如各种含奶油较高的冷饮、可乐型及含有色素的饮料、泡泡糖、巧克力、油煎食品等,应该少吃或不吃。
来源:搜狐,百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