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暑以来
气温是一天高过一天
只想靠空调续命……在这里小编要问问大家
如果夏天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你会想到什么呢?
肯定是中暑?!
错
还有可能是中毒!
而且是一氧化碳中毒!
这不是只有在冬季才会发生吗?!
没错,大部分一氧化碳中毒
的确最容易发生在冬天
但最近“反季节中毒”多见了起来
最常见的原因是
大家都喜欢紧闭门窗开空调
3人在自家餐饮店中毒
近日,宁波第医院接到两拨共3名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其中两人是一对方姓父子。
30岁的方先生来自奉化
在宁波开一家小面馆
7月25日下午1点多
方先生正在自家的小面馆里忙活
面馆前面是餐厅
后面是厨房
中间隔着一道门帘
正在厨房煮面的方先生突然晕倒
一旁的儿子喊着“爸爸,爸爸”,
上前时竟也晕倒了
店里的客人见状赶紧将父子俩
抬出厨房并拨打了
(网络配图)
将父子送到了宁波第医院,经过血液检测,两人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所幸救治及时,父子都已脱离危险!另一名患者王女士也是餐饮工作者,42岁的她经营着一家麻辣烫店。7月25日下午2点多,王女士在店里突然感到头晕恶心,一开始也以为是累到了,但不久后立刻开始呕吐。感觉情况不妙,王女士也立刻拨打了。经过血液检测,王女士碳氧血红蛋白偏高,被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
经记者走访后了解到
这几位患者的工作环境面积都较小
而且事发时都开着空调
门窗紧闭
(网络配图)
夫妻在家用炭炉蒸包子中毒
无独有偶,医院近日也接诊了一对小夫妻,两人一度以为自己是中暑了。
这对小夫妻都是20多岁
来宁波打工多年
事发时正在家里用碳炉蒸包子
由于天气炎热
他们关上了门窗开起了空调
(网络配图)
一开始,丈夫小王(化名)觉得自己有些不舒服,头晕恶心,觉得自己可能是天热中暑,便去卧室躺一会儿。妻子(小陈)则继续在厨房忙活。但当小陈忙完走进卧室时,发现丈夫已经连说话和起身的力气都没了。惊恐万分的她赶紧拨打了,随车来到医院急诊抢救室。经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小王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高达47.7%,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
与此同时,医生看小陈状态也不好
就建议她也做个血气分析
没想到她的碳氧血红蛋白高达31.3%,
也是一氧化碳中毒。
重型一氧化碳中毒或致死致残
专家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程度一般分为三类。
轻型: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轻型的中毒,如果神志清醒,在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就会消失,一般没有后遗症。
中型: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这种情况,若是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型:吸入一氧化碳时间过长,或是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可能很快导致死亡。这种情况下,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可能伴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在病程中还会出现肺热病、肺水肿、心脏病变等并发症。
(资料图)
密闭空间撸串火锅也可能“中招”一旦发现不对立马送医
需要提醒的是
不光是自己开饭店或者做饭会中招
高温天在密闭环境里
长时间接触燃气也有可能中毒
撸串、吃火锅等都有一定的风险
加上症状和中暑有相似之处
真的容易混淆
那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
-
TIP
-
专家指出3点,家里设置安全装置,比如气窗、风斗等;尽量不要使用过时的热水器,比如直排式的热水器,和烟道式的热水器;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一旦发现疑似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立即将其带至通风良好处,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健康安全无小事
夏季除了防暑也要防中毒!
来源:新闻坊、宁波晚报、杭州日报
中国应急管理报新媒体中心编辑:张晓蒙庞舒月
白癜风控制白癜风扩散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