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韩光亮,54岁了,是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一班巡线工,经常带着弟兄们在风区巡线,当地人叫我“火洲巡线哥”“追风的汉子”。要我说,还是叫“老韩”最亲切、最好听。
今天就带大家走走,看看我和弟兄们走过的路。
路
有人把人生比作一条路
而我走路走过了小半个人生
路
年我参加工作从事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咱现在的好些年轻同志估计那会还没出生。30年了,我在戈壁荒漠间走了六万多公里,你可别说合下来每天也没走多少,我们走的路可不是一般的路。
我们的巡线路长达多公里,有基杆塔,夏季最难忍受的高温是无法避免的。
在夏季的巡视中,为了避开中午最热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早上5时30分就出发,一天最热的时候地表温度在70摄氏度以上。
那年的鞋
我不是一个油腻大叔,但常年在外,确实是糙汉子一个。有一年孩子学校办活动,我巡完线没顾上吃饭就赶去了。晚上孩子回来很不高兴,问啥也不吭声。
后来孩子他妈才说,孩子在学校发现我的鞋底开了,又一身汗臭,让他在同学面前十分难堪。嘿,你说我自己咋没发现呢?
暑
“不要中暑”是我对弟兄们
每天最真切的嘱咐
暑
每次夏季巡检时,我们都必须带好随身“四宝”,即相机、望远镜、小本子和水壶,再加上各种工具,每天外出的装备配重都在5、6公斤,所以水就控制在2公斤左右,不然负重太高,无法完成巡线任务。
那这2公斤水怎么喝就需要科学+经验的合理调配,我们的经验是在开始巡线的一两公里内,不管天气再热、再渴也要忍着不能喝水,因为那个时候温度还相对不算太高、体力也比较充沛。
到了巡线任务完成60%左右的时候,可以适当补水,但是还要留够充足的水坚持到巡线全部完成并安全坐上返程车辆后才能全部喝完,不然巡线过程中出现意外、接送人员的车辆出现故障或晚到,都会因缺水而引发中暑。
那年的暑
有一回,我们一个巡线工张友勇打来电话跟我说他在号杆,实在走不动了。由于来回翻山体力消耗大,他中暑了。话音刚落,巡线工外力?吐尔逊也打来电话,报告自己中暑,也走不动了。
等我找到外力?吐尔逊的时候,已经中午两点了。虽然最后大家胜利会合了,但是当天“战况”惨烈。接连两人中暑,巡线工袁永宏也因为脚被石子烫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十分艰难。
数
每一天安全生产天数背后
都有我和弟兄们的脚印
数
以前我们要维护的线路只有七八条,现在仅-千伏的线路就有91条,总长度都达到多公里了。工作量虽然大了很多,但是供电可靠性提高了,心里别提多踏实。我们运检专业的安全生产天数达到了天,这数字,听着就让人高兴。
那年的坑
巡线30年,要想去检查线路的问题,首先得面对大自然的挑战。记得年的一个冬天,我自个儿在外巡线,在巡视到天山牧场附近的二达线22号杆时,冬天雪厚,很难分辨实雪和虚雪,我一脚踩空,脑子一片空白,等反应过来时,雪已埋到了脖子。
茫茫雪原,那一刻我感觉到恐惧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啊。我一边用手刨着雪,一边用脚试探着路,苦苦地挣扎了一个多小时,才从雪坑里爬了出来。一个人躺在雪地上,如释重负,脚已冻得没有知觉。
我和弟兄们经历着这片土地的春夏秋冬,感受着大自然的喜怒哀乐。冬天越野车开到雪堆里,我们用双手把车刨出来;越野车被山洪冲走,我们就跳进水里把车推出来;遇到故障巡线,我们在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窝一晚上也是常有的事。
一个人,一条线,一走就是30年。
“有过孤单,有过酸楚,但是从没想过放弃,更没有过后悔。”回想起30年如一日的巡线路,韩光亮的目光中,依然如当初启程时一样坚定。
策划编辑|刘栋
责任编辑|柳格格校对|靳旭
猜你喜欢上半年疆电外送电量首破亿
白居易最爱的胡饼已量产!
快来快来数一数,一百九十八!博州首个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中国电业》刊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永胜署名文章刚刚,央视报道了这条新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