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有一句话:春捂秋冻
春天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
大人都得捂着点
宝宝体温调节能力差,更得捂着
春季又是所有细菌、病毒开始复苏的季节
如果这时候给宝宝穿少了
就很可能得感冒、咳嗽及冬春季传染病
但,春捂也要注意科学的捂
怎么捂呢?这篇文章统统告诉你!
春天不捂,宝宝得病几率高!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天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天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给宝宝“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宝宝很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同时进入春季,病菌大量繁殖,乘虚侵袭宝宝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怎么捂?
▼
一、春捂,要捂对温度1、低于15℃就得捂!
“春捂”的临界温度是15℃,如果温度高于15℃,就可以适当脱掉一些衣服,但如果温度低于15℃,还是先让厚衣服多陪伴几天吧。如果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1~2周,就可以不捂了。
2、昼夜温差大也得捂!
如果昼夜温差超过7~10℃,是“捂”的信号。
3、捂的最佳时间是冷空气来之前24-48小时
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最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
4、春捂持续时间不要太长
气温回冷时增加的衣物,在气温回升后不能立即脱掉,最好再捂7天左右,免疫力弱的小宝宝,最好捂14天以上以便身体适应。当然,对于气温像过山车一样的部分南方地区,应另当别论,温度升很高时,就别捂了。
二、春捂,要捂对位置给宝宝穿衣要遵循三暖二凉的原则:
背部暖、脚部暖、肚暖、头凉、胸口凉
1、腿脚暖
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所以一定注意脚的保暖,宝宝的小脚暖和了,才能抵御寒冷。
2、背暖
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这时候马甲、背心最实用了,热了脱,冷了穿。
3、腹部暖
保持腹部温暖对保护脾胃很重要。最好给孩子戴个棉肚兜,既能维护孩子胃肠道的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4、头部凉
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如果头部捂的过热,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所以,在室内、风和日丽的天气,要保持头凉,才能使孩子神清气爽头部最易散热,如果天气冷时出门。
5、胸口凉
给孩子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以免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三、春捂,要捂对衣服●春天宝宝出去玩的机会比较多,妈妈可适当在室内和室外切换时,注意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春季宝宝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受到风寒,因为寒气都是从下而生。
下列穿衣公式,妈妈需掌握:
上衣:外出游玩时,最好穿一件长袖卫衣/薄毛衣+防风轻薄的外套;
下身:秋裤不可脱,也不可过早穿单裤。可穿一条厚秋裤+中厚度裤子;
鞋子:可选择宽松的运动鞋、软皮的小皮鞋。不可过早给宝宝穿单鞋;
袜子:最好选纯棉吸汗透气的,汗湿了袜子要及时更换,不然寒从脚下起;
配饰:春天风大,可给宝宝戴一顶棉布的薄帽子,脖子围上薄围巾,室内活动时及时脱掉,但不建议戴手套。
手脚冰冷,可不是因为穿的少●很多家长一摸到宝宝的手脚冰冷,就认为宝宝穿的太少,盲目的多添衣服,非得把宝宝的手心脚心都捂热不可!1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刚出生的小宝宝,由于心脏小、搏动力量弱,每收缩一下,泵出的血到达四肢末端的相对较少,所以小宝宝的四肢特别是手脚偏凉是很正常的,冬天表现的更加明显。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穿多了?
判断孩子穿的是否合适,最好的方法并不是摸手脚,而是用“一指禅”方法,即伸出手指摸摸宝宝的后背和脖颈处。如果温热无汗,那就是刚好;如果后背出汗,那就是穿多了,要适当减少衣物。
不可过度捂,会得“过暖综合征”●家长可不要因担心宝宝穿少一点就会着凉生病,所以给TA过度“春捂”,这样很容易使婴幼儿患“过暖综合征”。
?为什么会得“过暖综合征”?
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产热量高,如果“捂”过了头,就易诱发中暑。一般宝宝穿衣与父母穿衣程度差不多,以手心温热,头颈无汗为度。
?主要表现:
高热、抽搐、大量水样或血水样腹泻、吐奶,严重者可能发生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记住这五点,宝宝身体棒棒!春捂只是防御方法的一种。要想健康,还应做到这五点:
1、春天多运动
春天天气温度适宜,可以多带宝宝出去晒晒太阳,并且适当的运动、锻炼身体,这样可以提高宝宝自身的抵抗力。
2、春天怎么吃?
应该多吃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可多吃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可多吃栗子、红枣、枸杞和菠萝等。
3、春天保证睡眠充足
养成宝宝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
4、春天多开窗,坚持空气浴
新鲜空气可以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氧气,还能因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因素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调动体温中枢调节体温的功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它能力。
5、春天坚持凉水洗手、洗脸
在宝宝不生病的情况下,不建议在家总用热水洗手洗脸,经常凉水洗手、洗脸,对增强皮肤对外界的抵抗力很有帮助,还能减少得感冒的几率哦!
你不能错过的知识点回复,查看《龙抬头快到了,但这三类宝宝并不适合剪头发!》
回复,查看《湿疹,1岁内宝宝很难幸免,多是因为辅食添加不当!》
回复,查看《宝宝发烧千万别吃这些,当心病情雪上加霜!》
回复,查看《别再黑林妙可了,警惕深爱背后对孩子的伤害!》
回复,查看《最新的8条坑娃辅食误区,第一条我就做错了,不知道你家宝宝中了几招?》
回复,查看《性早熟、近视、长不高,开灯睡觉危害这么大,小夜灯还能用吗?》
回复,查看《拿什么拯救你的咪咪?断奶后,你的咪咪小了、憋了、蔫了、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