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 http://m.39.net/pf/a_9263136.html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夏天悄然降临。夏天的夜色,总是挂着迷人的色彩,有点深沉却带着浪漫。天空的云朵在晚霞的映射下折射出暧昧的色彩,幽悠的明艳着自己的美丽。那高悬着银镜似的圆月,把那如水的清辉漫漫倾泻,在蚌鸣虫啁中,繁星调皮的眨着眼,快乐的欣赏着婆娑的树影。这时,习习的凉风便把昼日里的烦与忧轻轻的弥散开来。
但是,随着夏日而来的,并不都是美好。
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1
流行病学
时间分布
以夏季(即6~8月份)发生为主。夏季天气炎热日平均气温>30摄氏度,或相对湿度>73%,当温度和湿度均较高时,中暑发生的机率将会显著升高。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65岁以上的老人;
超重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
高温天气进行剧烈活动(比如体育运动、军事训练、户外活动等)的人群,即使年轻健康的人也有可能中暑;
饮酒或者服用影响机体散热、减少出汗等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抗胆碱药物等)的人群。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都有中暑暴发的情况。我国热带、亚热带面积相对较大,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城镇人口日益密集,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城镇居民中暑发病率也逐步上升。
Q
那么,中暑又分为什么类型呢?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种类型: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而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包括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三种类型。这几种类型,可以在同一患者身上先后发生,或同时发生,常常难以区分。其中以热射病病情最为严重。
A
2
典型症状
先兆中暑
暴露于高温环境时,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若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短时间就可以恢复。
轻度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摄氏度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采用和先兆中暑相同的处理方式,数小时内可恢复。
重度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热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训练时,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一般持续时间约3分钟。
患者常常无明显的体温升高,可能与大量出汗的情况下,只补充水分、不补充盐分,体内大量缺钠或者过度通气有关。
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的人群。患者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等。
此时患者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如不能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两类。
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健康年轻人(如参加体育运动者、训练的官兵),表现为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训练或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发热、头痛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摄氏度以上,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
患者可伴有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表现,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
非劳力性热射病常发生于年老、体弱(小孩)和慢病人群,一般发病较慢。刚开始症状不容易发现,1~2天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患者体温高可达40~42摄氏度,直肠温度最高可达46摄氏度,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
3
如何预防中暑
保持凉爽
选择轻便、浅色、宽松的衣服,室内保持凉爽,尽可能呆在有空调的地方。如果家里没有空调,可以去商场或公共图书馆乘凉。仔细安排户外活动。
天气炎热时,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较为凉爽。或者在活动一段时间后,注意在阴凉的地方进行休息。调整户外运动的强度。
在热天建议减少锻炼。
如果锻炼过程中,出现心跳加速、喘不过气、头晕、心慌等情况,需要停止运动,寻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及时休息。涂防晒霜。
晒伤会影响身体的降温能力,引起脱水。如果必须到户外去,需戴一顶宽边帽,戴一副太阳镜,在外出前30分钟涂上防晒系数为15或更高的防晒霜,以保护自己免受阳光的伤害。仔细监护婴幼儿。
与儿童一起旅行时,切勿将婴儿、儿童或宠物留在停放的汽车内。离车时检查,确保所有人都下车,不要忽视任何在车里睡着的孩子。
合理饮食,保持身体的水分
多喝水:及时喝水,补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
远离含糖或含酒精的饮料:这些饮料不但不解渴,反而会使身体丢失更多液体;喝冷饮还会引起胃痉挛。
补充盐和矿物质:大量出汗会流失盐和矿物质,运动饮料可以帮助补充汗水中流失的盐和矿物质。糖尿患者或者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盐分控制,遵医嘱饮用运动饮料。
高温天气,饮食要清淡,不适合吃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准备一些防暑降温的食物,比如绿豆汤等。
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