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麻麻坐月子那点事别以

去年五月,英国的凯特王妃诞下小公主。上午才刚生产,王妃在傍晚六点左右就踩着高跟鞋穿着露膝小短裙,在微风中和威廉王子一起向英国民众挥手致意。

不少中国麻麻简直惊呆了好吗?你们外国人都不坐月子的吗?

啥叫坐月子呢?

“坐月子”

坐月子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称之为“月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产后必须的仪式性行为。

从分娩结束到产妇身体恢复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大约是6-8周,这个阶段医

学上称为产褥期,民间俗称“坐月子”。“月子”是一些产妇的多事之秋,产褥感染、产褥出血、产后抑郁、产褥中暑等疾病都容易在这个阶段发生。

当然,关于“坐月子”这回事,也受到不少人的诟病,现代医学甚至对一些老一辈人所强调的“规矩”不停地辟谣。

这里不去讨论这些“规矩”科学与否,是对是错,咱们就只是来了解一下,潮汕民间究竟对于“坐月子”有什么讲究的地方~~

先说说坐月子的时间~~

潮汕妇女生孩子后,要留在在房间里调养,直到满月后(一般为30天)才可以出房门。

麻麻好伟大,生完孩子后还要宅在房间里一个月!

潮汕民间有“欲穿待嫁,欲食待生”之俗语。

是哒,就算是再怎么严格控制食量以维持身材的麻麻,在这个时间段,就是必须得吃吃吃!

潮汕人认为,生孩子的妇女几乎是在阎王爷面前走一遭,大失元气,身体非常虚弱,食物有助于恢复体力和母乳喂养的质量。许多产妇在这段时间里都比平时吃得多,次数多达每天5~8次,并且要趁热进食。

潮汕民间俗信,产妇“坐月内”的质量将会影响到她们将来的健康。所以,即便是在过去物质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家人也会想方设法为产妇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

在潮汕地区,产妇分娩后,家人要给产妇“补腹”,家人一般都会煮上一碗用姜母或红糖煮的鸡蛋汤给产妇吃。

产后的几天,有的地方产妇要吃素。当然啦,不是一直都吃素啦。到了第七天(有的地方是第九天或十二天),就要举行“开荤”仪式,产妇开始吃肉、吃鱼来滋养身体。

有的地方则不讲究素食,而要饮酒、炖母鸡等补养食物和鲜鱼、木瓜等能增奶汁的食物。

没有听错哈,的确是饮酒。不过,并不是平时那样子喝酒。

饮酒一般是在肉蛋等食物中加酒煮汤。这些酒多为自家酿造,其做法是煮糯米加酵母封放,俟其发酵糖化,成为酒醅,若干天后取出部分酒液,等酒醅熟透,再将酒液加进去,此酒和酒醅都可饮吃,有益气强身之效。据说直至今天,“酒子”、“酒醅”仍是多数产妇分娩后的必用之物。

坐月子期间,潮汕产妇还有一项重要的主食,那就是红糖粥。

潮汕民间普遍认为,产妇食用红糖可益气补中,健脾暖胃,化食消疼,活血化瘀,还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和恶露排出,故而“坐月内”期间的产妇食红糖粥已普遍成为潮汕民间的一种习俗。

原来,红糖的作用这么大啊。

不过,红糖可不适合多吃哦!

但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产后10~12天食用红糖可收到以上诸效,若长期食用,则害多益少,诸如会使恶露增加,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和月经紊乱等问题。

潮汕民间还有给“坐月内”的产妇吃母鸡的习俗。

为什么偏偏要吃母鸡呢?这又有什么说法呢?

据说,这是源自于一个传说。

传说,天上的王母吃惯了山珍海味。这一天她别出心裁地要在天上设百鸡宴,就派人下凡抓“冬公鸡”、“夏母鸡”。这种鸡原是肥鸡的别称。因为冬天,公鸡同母鸡争食,冬天公鸡是最肥的,而夏天母鸡要产蛋,吃得好,自然也肥。王母手下的人怕忘掉了“冬公鸡”、“夏母鸡”的名字,就一路走,一路背诵,背来背去把“冬公鸡”背成“洞公鸡”,来到凡间,他们到山洞里去找公鸡,结果一只也没找到,最后只抓了一百只母鸡上天交差。王母大怒,一气之下,把抓去的母鸡从天上扔了下来。有一只母鸡被一个放牛娃拣到了,他家里很穷,正赶上他姐姐坐月子无奶,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他回到家,把母鸡杀了炖给姐姐吃,结果,产妇的奶水如泉涌。人们这才知道“坐月子”吃母鸡是最好的。

坐月子

zuoyuezi

关于坐月子的传统,很多妈妈都会听说过,什么“骨缝儿还开着不能见风”、“不能洗澡”等老规矩,这些传统究竟有没有道理?该不该相信?下面就帮大家分析一些坐月子传统说法的误区,告诉大家科学坐月子的方法。

门窗紧闭坐月子憋得产妇要中暑   

  老例看来,凡产妇都是怕风的,所以即使是夏天坐月子,也得把房屋的门窗紧闭,不能留缝隙,而产妇也要长衣长裤,全身武装。

  专家点评:在夏天,没有必要这样坐月子。房屋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如果天气闷热,产妇很容易中暑。

  正确做法:适当开窗通风,但应避免穿堂风,毕竟刚生完孩子,抵抗力低,容易感冒。若是开空调,因为风比较“硬”,不能直接对着产妇吹,可以打开产妇隔壁房间的空调,让冷气“飘”过来,一样能享受清凉。产妇汗多时要勤换衣服,穿着以宽松、舒适为度。

饭菜都得端上床影响恶露及时排

许多老人认为,产后大人体质虚弱,需要好好保养,月子里最好少下床活动,甚至饭菜都得端到床上吃。

 

专家点评:这样做弊大于利,产后及早下床活动,不仅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环、恶露及时排出,还能使腹肌得到锻炼。 

正确做法:如果是顺产,产妇当天就可下地并稍微走动;若是剖腹产,术后一两天也可下地了,不过要避免猛烈坐起。除加强活动,还应多吃粗纤维绿叶菜。

腥膻之物难吃到产妇缺乏蛋白质

 

许多地方都有让产妇忌口的习惯,面对牛羊肉、鱼虾等物,产妇只能望而兴叹。 

专家点评:纯属无稽之谈。人体各器官组织,哪一样也离不了蛋白质,分娩时损伤了一些组织、器官,更需要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鱼、肉、家禽中所含蛋白质丰富,是不可缺少的。 

正确做法:在吃鱼、肉等食物时,只要不加辣椒等辛辣调料就可以了。   

为下奶吃上“白食”低钠征悄悄来临

  

很多产妇在产后的头几天里过着“食之无味”的生活,这是因为老例说,饭菜内放盐会影响下奶,所以只能吃“白食”。   

专家点评:不正确。只喝白水、吃白饭,几天下来人就会全身乏力,这在医学上叫低钠综合征,产妇分娩后代谢旺盛、乏力多汗,同样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正确做法:正常饮食即可,没必要刻意无盐。   

产后误入“鸡蛋阵”蛋白过剩肾受罪

  

经常可以看到,生完孩子后,产妇就“淹没”在鸡蛋堆里了,老例认为,鸡蛋营养丰富,吃得越多越好。 

专家点评:吃鸡蛋应适可而止。虽说鸡蛋营养丰富,但吃得太多,蛋白过剩会增加肾脏负担,而富余的部分也都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了,且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 

正确做法:每天吃两个鸡蛋为宜,最多三个。   

喝汤虽然有必要吃肉才能保体力

  

产后多喝汤,几乎每家人都会做很多汤犒劳产妇,认为喝汤更有营养。

专家点评: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产褥期喝汤是必要的,如鸡汤、排骨汤、鱼汤、蘑菇汤等,可促进母乳分泌。但这并不意味着汤比肉有营养,喝汤时也应吃些肉,这样才可尽快恢复体力。 

正确做法:液体食物每天约需1-1.5升。

5.12“国际护士节”,韩水之家携手潮州美食商家共同举办“最美护士节”,5月12日当天凭“护士证”即可免费领取美食福利哟!~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得好吗
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u/1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