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暑成因症状对症下药才好

解析中暑成因症状对症下药才好

健康计生和谐龙桥-8-18

中暑的症状分为先兆中暑症状,轻症中暑症状和重症中暑症状。

1.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2.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1.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2.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中暑就喝正气水?这是错的!

中暑分阳暑阴暑

中医认为,伤暑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静而得之者为阴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阳暑。患者多在烈日下劳作,或长途行走,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

突然出现头晕胸闷、高热汗出、体若燔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气粗,且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数等,这种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

阳暑须尽快救治

阳暑的治疗以清热解暑为主。阳暑往往发展很快,由于身体表面的血管高度扩张,血液过多灌输到体表,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缺血,严重的会出现休克、抽搐、昏迷,有生命危险。

因此,一旦发现有人出现头痛、头晕、脸红、身热、大汗等先兆症状,必须尽快救治。具体方法如下: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为其扇扇子、敷凉毛巾降温。

清醒者可喝些绿豆汤、淡盐水、荷叶水、绿茶、酸梅汤等,也可吃些西瓜;用清凉油抹额头、太阳穴;服十滴水或仁丹,老弱患者可含2~3片西洋参。另外,按压百会、掐人中能使患者清醒。

治疗阳暑可用张仲景的白虎汤或西瓜、绿豆汤等清热解暑。预防阳暑要注意夏日出门要备好防晒用具,如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防晒霜等,准备充足的白开水等饮料以及防暑降温药品。

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备应急之用。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可多喝绿豆汤、赤小豆粳米粥、荷叶粥、莲子百合粥或薄荷粥等。

阴暑可选藿香正气散

人们对阳暑的预防较为重视,但对阴暑证往往认识不足,正如《时病论》所说:“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者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阴暑居其八九。”

阴暑的发病多是因为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

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正如明代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换而言之,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湿,所以阴暑不像中暑那样明朗化和发病急骤。

阴暑病程比较长,湿邪黏滞,治疗不对路,患者很苦恼。现代医学认为,发生阴暑的原因是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大,抵抗力减弱。

当遇到气候突然转凉或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诱发中风及半身瘫痪等病症。

阴暑的治疗以解表清暑为法,首选藿香正气散(现有口服液、滴丸等制剂)。藿香正气散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甘草、紫苏等中药组成,具有散寒化湿、和中祛暑的作用。

适用于因避热贪凉引起的“阴暑”,也称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表现为头痛身重、四肢酸痛、怕冷发热、无汗等,有的还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

另一方面,“藿香正气”中大多数药都具有辛温燥湿作用,对于在“桑拿天”中因湿度大、暑热挟湿而引起的胸闷脘痞、恶心呕吐等症也有较好疗效。但对于“阳暑”和“暑热感冒”(俗称“热伤风”)则不适宜。

对于阴暑,还可取冬瓜皮、陈皮、生姜、藿香、佩兰各5~10克煮水喝。体弱者可含3~5片西洋参。白扁豆山药粥、荷叶粥能刺激脾胃,有助于利水化湿,是不错的食疗方。

注意不能吃寒凉的药物和食品。在前胸后背刮痧也有效。阴暑有腹泻、恶心者,可将生大蒜3~5瓣捣碎后用温开水送服。

预防阴暑要注意不能过于贪凉,露宿或通宵达旦地使用电扇、空调,节制生冷饮食和大汗之后冷水淋浴。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诱发此症,尤应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

来源:99健康网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
江苏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u/1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