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成一道闪电,美成一道彩虹!柠檬,让你更加美丽自信!
冬病夏治三伏灸,
治病养生正当时!
做好三伏灸、全年不生病
对三伏灸不太了解的朋友们
一定要仔细看啦!
三伏灸适合调理的疾病
1、肺类疾病:主要包括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虚人感冒等。
2、骨科疾病:主要包括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脾胃类疾病:主要包括虚寒性的胃脘痛、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等。如有的人一吃冷饮就易胃痛,空调房待久了就频频拉肚子。
4、妇科疾病:主要包括虚、寒性的痛经、慢性盆腔炎、不孕不育。
5、顽疾:主要包括顽固性的湿疹、常年失眠等迁延不愈的疾病。
三伏灸是一个系统疗法。一般来说,坚持在初伏、中伏、末伏这几个阶段行灸,就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但如果要加强效果,就要在伏前开始做,一直持续到三伏天结束。
年三伏灸时间安排
伏前灸:年7月6日--7月16日初伏:年7月17日--7月26日中伏:年7月27日--8月5日末伏:年8月6日--8月15日加强伏:年8月16日--8月25日
三伏灸常灸的穴位有哪些?1、人体最大的穴位——大椎
标准定位: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能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艾灸方法:可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仪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2、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
标准定位: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缘1横指处。
功能主治:长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长灸足三里,还可以预防中风。
艾灸方法:可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仪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3、元阴元阳交关之处——关元
标准定位: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功能主治: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艾灸方法:可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仪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
4、专治一切脾胃之疾——中脘
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能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艾灸方法:可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仪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5、生命之门,动力之源——命门
标准定位:人体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肚脐对应的腰后。
功能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艾灸方法:可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仪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6、肾经大穴,引火下行——涌泉穴
标准定位: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艾灸方法:可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仪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1、冬病夏治已开始,此时不艾灸,难道再等明年?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一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但是如果我们是艾灸发烧友,用艾灸来冬病夏治,当然也是一样有效的。
2、冬病夏治:鼻炎
鼻炎是个常见病,也是个难治的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生,无季节性和地区性,在受凉受湿后症状更加明显。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此病往往缠绵难愈,因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为病根,主要包括肺、脾、肾之虚损。
西医发明的鼻用湿化剂、激光等等,不过是见症治症,帮助减轻鼻腔内稠厚的分泌物和痂皮,根本就不是治本之道,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治愈鼻炎。那究竟怎么样,才能摆脱这可恶的鼻炎,又不打针,不使用具有激素和依赖性的药物?中医认为,调理鼻炎重在扶正气,而艾灸就是是扶正气的一把好手。
鼻炎艾灸穴位:
1、迎香
2、鼻梁、印堂
3、太阳
4、大椎
5、肺俞
6、曲池
7、合谷
3、冬病夏治: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临床的常见病症之一,咳嗽大多与肺有关。因为肺主呼吸之气,人体通过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吸清吐浊、吐故纳新。艾灸让肺有宣有降,气道畅通,人体机能就能正常运转。
咳嗽艾灸穴位:
1、大椎(图见上文)
2、肺俞
3、天突
4、中府
5、尺泽穴、太渊、列缺
4、夏治: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艾灸热敏穴:
①风门穴
双点温和灸,可感觉到热感透至胸腔并传至上肢,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②至阳穴、肺俞穴
三角曲线温和灸,可感觉热感透至胸腔并沿督脉向上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③次髎穴、命门穴
T形温和灸,可感觉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并向下肢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④肾俞穴、脾俞穴
同时双点温和灸,可感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腰背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要强调的是——艾灸对它虽有防治作用,但不意味着有病不用看医生。艾灸是帮助人体自愈力进行调节,一旦疾病发展超过自身调节,还是应该求助医!
5、冬病夏治:哮喘
哮喘取穴:风门,天突,膻中,巨阙,肺俞,尺泽,中府,神阙,关元,膈俞,定喘。
大家可以每天选3-5个穴位循环艾灸,但每次选穴的时候,必须艾灸神阙和关元,因为这两个穴位可以提升人体元气。
多穴位同时艾灸最好用艾灸盒,可以节约时间。
注意,无论是哮喘,还是过敏性哮喘,还是成人哮喘,包括儿童哮喘,取穴都差不多,但如果是孩子哮喘的话,取穴不用如此复杂。
孩子哮喘可以只艾灸:大椎,肺俞,身柱,膻中,天突,中府,云门,神阙。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艾灸,由10分钟开始,循序渐进增加时间。
冬病夏治已开始,此时不艾灸,难道再等明年?
禁忌症及忌口禁忌症:发热者、皮肤长有疱疖、皮肤有破损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怀孕妇女等都不宜进行敷贴治疗。忌口:贴药的同时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牛肉、鸭、鹅、花生、芋头及其它煎炸食物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美,是女人一生的事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