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生活·快乐健康
常言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不知不觉间,
昨天已进入到三伏天的中伏。
中伏,是一年中最热之时,
同时是养生的好时节,
更是除病根的好时机。
1中伏:除病根中伏,和头伏、末伏不一样,此时,40天的三伏养生期到了中间的部分,这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
三伏天本身就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
就是在这种转折的时候,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得不对,就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人体健康就滑向了疾病那一端。很多“病根”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2这些疾病注意预防
1、心脑血管疾病数据显示,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
心脑血管疾病最根本的原因,一是血液成分的改变,比如说血粘稠度增加;二是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作用,血管受损了。
如何预防?
1、用药合理、有据适量
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据个体情况而定,尽量不用利尿药或有利尿作用的降压药;
糖尿病患者,坚持服用降糖药,控制饮食,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蔬菜;
动脉硬化患者,要根据化验结果服用活血降脂等药物,控制饮食,少吃含胆固醇高和脂肪高的食物。
2、避免过劳、以保心脑
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睡1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3、宜戒焦躁、静则身凉
保持良好情绪和心态是夏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4、起居有节、适度运动
夏天应是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
5、防暑择阴
在12:00~15:00时要避免阳光直射,还要记得多喝水。
2、祛湿排寒宫寒是女性衰老的最大凶手,痛经、经期紊乱,手脚冰凉,甚至性冷淡都是宫寒的最直接体现。
夏天最容易湿气侵体,使得脾胃功能虚,令人浑身乏力,再加上吹空调,造成湿寒交加,导致关节风湿、提前老化,肌肉僵硬,尤其是肩颈酸痛,水肿肥胖...
怎么做?
艾灸,可温宫散寒,活血通经,调和气血,使面色红润,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排毒,而且还能改善体型,尤其消除小肚子效果最明显,从而让整个人都精神焕发,健康年轻。
推荐穴位:关元、中脘、足三里、涌泉
3、四豆汤除病根,越吃越健康赤小豆
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B2,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
黑豆
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
扁豆
健脾胃,清暑湿。用于脾胃虚弱、暑湿泄泻、白带。
绿豆
绿豆中的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矿物质都比粳米多,营养丰富,有清热解毒、养血安神等作用,尤其适合夏季食用。
甘草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中医认为:夏日食豆胜食肉。因为禽畜肉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等,豆类都有,且为植物蛋白质、植物脂肪,且比起禽畜肉类还多了植物纤维,同时还易于人体吸收。
而甘草乃有调和百药之功,合而为汤,则消暑而不寒凉,利水而不伤骨。
3吃三瓜在我们身边,有一些普通食材,可谓是“养生高手”,虽是一般家常菜,但有养生奇效,若是错过便很可惜。
1、吃冬瓜炎炎夏日,人们的食欲消退,冬瓜可以帮助人们增加食欲,保证饮食均衡。
其次,冬瓜体内富含大量水分,含水量高达96%,在蔬菜界可谓是王者。
因此,在夏日中多食用冬瓜可以为我们身体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
夏日人们频频出汗,极易导致体内的钾元素流失,造成人体酸碱失衡,从而导致中暑。
而冬瓜中所含的钾元素极高,夏季常吃冬瓜可以为我们身体及时补充钾元素,避免中暑的现象发生。
2、吃丝瓜丝瓜中含有诸多维生素和纤维元素,食用对人身体极佳。夏日极易上火,而食用丝瓜可以帮助人们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除此之外,对于腹胀便秘人群,丝瓜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常吃丝瓜,可以促进人们肠道蠕动,不会造成脂肪堆积,不易形成肥胖。
丝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一些矿物质来源,可以避免人们营养不良,对于保护眼睛也有一定功效。
3、吃苦瓜苦瓜虽苦,却浑身是宝。夏日吃苦瓜,胜过吃补药。
苦瓜性寒,味苦,有着清暑去热,明目解毒等功效,夏日食用,可谓妙哉。
除此之外,苦瓜中有着特有的“苦瓜素”,这种苦瓜素被人们称为脂肪杀手,对于减肥人群也是好帮手。
苦瓜中含有一种名叫皂甙(zàodài)的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但是需注意的一点是,孕妇不宜多食用。
4喝三汤1、三豆汤顾名思义,三豆汤是将绿豆,黑豆还有赤豆混合在一起。
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的作用,黑豆有补肾益精清热之功效,赤豆具有清热利尿消肿的疗效。
三豆熬成三豆汤,可以帮助人们解暑、清热、祛湿、防病,可谓是盛夏佳品。
2、冬瓜莲子银耳羹人到中伏,会倍感烦闷焦躁,此时来一碗清淡可口的冬瓜莲子银耳羹真是倍感美好,能拂去心中的烦闷与焦躁。
先将莲子去芯洗净,放入锅中加足水煮,等到莲子煮到15分钟时,放入泡发好的银耳,小火煮20分钟,然后放入冬瓜和少量冰糖。
等到三者煮软,便可食用,此羹非常适用下午饮用,将其晾凉,口味极佳,非常爽口,能帮助人们解渴,消热生津。
3、扁豆薏米粥中伏天气炎热,很容易造成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煮一些扁豆和薏米,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丰富主食,还能消暑健脾胃。
薏米被称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营养丰富,白扁豆对脾胃虚弱、消化不佳有很好的功效。
因此,扁豆薏米粥营养价值极高,对人体也是有着非常多的好处,是夏日必备之品。
5三不宜1、不宜急饮、冷饮夏天出汗多,容易口渴。
很多人会一口气喝下一大瓶水,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一下子喝过多水,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下降。
甚至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对身体的健康很不利。
最好的喝水方式是:少量多次,一次—ml为准。
切不可“牛饮”。
虽说中伏最热,但是阴气已显。
盛夏冰饮食用过多,会在冬天引起诸多不适。
对于老人、婴幼儿、儿童、孕妇、经期女性、有急性肠胃道疾病、牙病、心血管疾病的人应该少吃或不吃冷饮。
要养生,可喝常温凉白开,朴素而养身。
若整个三伏不碰冰饮、雪糕,体内的寒气能好大半。
2、忌空调、风扇吹太久中伏闷热,很多人选择吹空调、风扇。
空调吹久,会致使邪寒入侵,而电扇吹得过久也会破坏出汗的均衡状态。
使人感到头痛、头昏、腿酸手软,严重者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现在冬天少见因为着凉而感冒的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
就是因为用空调、风扇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所以,空调、风扇不宜吹久,一般以一次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
吹空调、风扇时不宜裸露身体直接对着吹,这样会导致湿气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因此,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以防邪湿入侵。
3、不宜整天不出汗古人云“冬不炉,夏不扇”。
冬天不过分接近火炉,夏天不一个劲儿扇扇子,应让身体自然排汗。
冬冷夏热是自然规律,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顺应四时。
夏天自当出汗,汗出气机得以疏泄,火热得以外散。
《黄帝内经》:“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若当汗出而不汗出,则到秋天就会生病。
中医养生,主张运动要适度,以微汗出为好。特别在夏季,中年以上的人,不易运动过度,大汗淋漓。
出汗之后,需敛阳补阴,乌梅汤甚好。
编辑|许瑶
审核丨仲良
免责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后台留言联系小编。↓精彩推荐↓今夏养生太特别,不注意这件事,当心减寿命!专家:2大“法宝”不妨试试最新研究:吃早饭不能晚于这个点,否则糖尿病找上门…还有,这些事也得掐着时间做热天一块瓜,胜如把药抓!被中医称为“天然白虎汤”的它,你吃对了吗?“个人参保”没有“单位参保”养老金多?关于职工养老金的这些误解,真相来了!年《老年生活报》订阅请直接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