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m.39.net/pf/a_6682961.html养生调理专业技术学习交流最佳平台导读:又是一年入伏时,每年入伏的时候是人们最关心的时候,因为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三伏天,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一年中最可怕的时候就来了。三伏过不好!是要留病根的!三伏开始!不论男女都要热养生!冬病夏调“正当时”!
问题
01
为什么三伏天最热?科学依据在哪?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自然界温度最高,体内阳气最旺,同时也是体内湿气最重得时候,因此三伏天去除体内湿气、调理身体效果最佳,这也正是“冬病夏治”的原因!是一年养生最重要的时机。问题
02
三伏天的暑邪为什么这么强悍?过不好三伏为什么会落下病根?
其实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再不运动,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问题
01
如何过好三伏呢?
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为什么还要防寒?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你没听过“冬病夏治”?或者“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吗?”这是因为你可能在伏天时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导致了寒气入体: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等,常吃冰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后果多严重呢?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30多岁的女性,夏季一天要吃5根冰棍,每天都要吹空调和风扇,两年以后,她得了硬皮病,全身皮肤变硬变黑,并出现内脏损害,这就是寒邪由表入里的严重后果。同时,因为常喝碳酸饮料,吃冷饮过度,饮食不规律,还换上糖尿病。非常可怕。气温升高1℃
心脑血管病患者增17.3%!
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根据既往的统计数字显示,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
也就是说,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在今年夏天就更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了!
高温天气
心脑血管病飙升的原因
为什么在三伏天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会飙升呢?
原因一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脏器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
原因二高温天气,容易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原因三夏天出汗多,人体的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原因四天气炎热,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紧张,加上天气燥热,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万一再有过度劳累等因素,发病危险就更大了。
三伏高温
做好8件事,医院跑
01空调房睡一夜,“小心热中风”
一到伏天,很多人是不开空调睡不着,一关空调就热醒。但是室内外温差过大,会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伏天开空调,28℃最合适,可以调节至除湿模式。
02一大早去晨练,“易致心脑血管意外”
这段时间,晨练悠着点。夏季的特点就是高温高湿,这两种情况就直接导致人的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就算你是安静的坐在那,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血液循环还是会加快并且身体的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一些本身就患有疾病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容易发病,特别是一些患有心脑疾病的患者,耗氧量的增加是直接导致疾病发生的第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得早,都愿意早起晨练。
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6~10时,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好发时间,因此锻炼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夏季应尽量避开过早晨练。可以选择晚饭半小时到一小时后,此时温度较低,运动对身体的负担更小。另外,最好随身带瓶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03渴了猛灌水,“严重可致心梗”
三伏天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但是千万别渴了就猛灌水,特别是有心脏病的人。
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对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冰水就更不行了。冰水经过的食管旁边就是心脏,心脏受到冰水刺激,会引发不规则收缩,增加血栓脱落的风险,严重可致猝死!
夏天喝水不能喝一次太多太快,要少量且多次,每次喝~毫升。
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时也可适量进点水,此举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04很热时猛喝冷饮,“诱发心梗”
不管什么时候,冷饮都要尽量少吃。在很热的时候,就更不能猛喝冰饮了。这虽然会带来短暂的舒适感,但会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量加剧,引起血压波动,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尤其是心梗。
特别热的时候,一定不能急于接触温度特别低的东西,包括冷饮、温度很低的空调房、冰水、冰毛巾等等。最好是先用扇子、风油精等的帮助下,温度降下来一些后,再少量、缓慢地吃冷饮、喝冷水,进温度没那么低的空调房。
05刚吃饱就午睡吗,“易诱发脑梗死”
夏天的午睡,特别的养心。大家最近都有午睡吗?
但是一定记住,忌餐后即睡,因为高温导致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加上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和大脑争血,此时入睡,很容易脑供血不足,有诱发脑梗死的危险。
可以在午餐前小睡30分钟,或者午餐半小时后再午睡。
06出汗后洗冷水澡,“血栓易脱落”
大家有没有洗冷水澡的习惯?如果有,一定要改掉。三伏天,气温高,人体温度也高,洗个冷水澡,这种突然的冷刺激不仅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有时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严重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如果你满身大汗,先用扇子或者电风扇小功率吹一会。等凉快一些了,在水里加点花露水,用毛巾擦身上,不但安全,还更凉快,而且驱蚊哦~
07烈日下光膀子,“严重可致肾脏疾病”
夏天这么热,不少户外工作者图凉快,索性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干活,皮肤被晒得黝黑。但是夏季人体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长期被紫外线照射,除了会被晒伤,还会导致水肿,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脏疾病。
高温天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别要避开日照最强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必须工作时,每两小时要去阴凉地稍作休息,并且要戴帽子,多喝水随身带着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药品。
08蔬菜水果当正餐,“易致肠胃病”
夏天因为天气炎热,许多人都没有什么胃口。有些人甚至经常用水果蔬菜来替代正餐。夏季人体的代谢速度比冬天要快,不吃主食会让人体阳气受损,免疫力下降,导致易患疾病。
应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食品,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等,同时要多补充水分和盐分。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三伏天,
防暑、防晒,防太阳!
更重要的,一定要防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