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知识课堂第4期南方第n次入冬失

最近,北方同学表示快要被冻成汪,

南方的朋友却在拼命求入冬,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在上周气温短暂地下降了几天之后,

又再次华丽丽地“奔三”去了~

南方的朋友表示心很累:

“南方温度再次“奔三”,

第n次尝试入冬失败!”

“请不要说入冬好吗?

搞siao,说得跟广东入秋了似的”

“入冬失败?明明是脱夏不成功!”

“亲爱的,对不起。

我可能没法陪你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因为我被困在了夏天。”

“你在北方的炕头上裹着貂,

我在南方的艳阳里露着腰。”

“男生要到广东读大学,

分别时女生问他何时回来,

男生说:大约在冬季。

于是男生再也没有回来。”

“南方的朋友,立冬后小心中暑!”

求此刻北方同学的心理阴影面积。

为何今年南北气候如此异常?

其实,真相只有一个

因为年是史无前例的“厄尔尼诺年”。

它是史上厄尔尼诺最强、最长的一年,

世界多地的最高气温将突破历史记录。

话说回来,

你知道“厄尔尼诺”究竟是什么吗?

↓↓↓

西班牙文EL-Nino是“圣婴”的意思,

其译名为“厄尔尼诺”。

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

海水温度异常升温的现象,

它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

造成一些地区干旱

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19世纪初,在南美的厄瓜多尔等国家,

渔民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次年3月,

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

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

这股暖流一出现,

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

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

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前后,

于是无奈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

一般认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

连续六个月高出平均值0.5摄氏度以上,

即可认为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

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

极端天气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而南美沿岸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地可能暴雨成灾。美国东部等地冬天则会出现极寒。对于中国来说,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

  

危害海洋生物: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地区的历史观察资料显示,由于浮游植物减少,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也随之减少,进而影响到整个食物链,造成食物供应显著降低。鱼群减少导致加拉帕戈斯企鹅、海鬣蜥、海狮、海豹等海洋生物陷入饥荒,数量锐减。

年11月3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厄尔尼诺已经达到极强标准,强度逼近史上最强的/年厄尔尼诺事件。预计今冬将达到峰值,继续给全球气候带来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至少持续到年春季,可能在年11-12月达到峰值。

  

美国太空总署10月的卫星资料显示,太平洋东面的信风已经减弱,扰乱正常洋流循环,导致西太平洋温暖海水向东扩张。气候模式预测,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强度顶峰约出现在年12月,年3月至5月后将持续减弱。

  

截至11月,厄尔尼诺已经给全球气候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10月,非洲多个国家面临旱灾威胁,埃塞俄比亚北部和苏丹东部等地区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至10月中旬,美国加州干旱造成超过一亿棵树死亡,约占加州森林的20%。

  

我国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冬季风的强度决定着冷空气的强弱。今年冬季,受厄尔尼诺影响,冬季风偏弱,有利于我国冬季偏暖。

(来源:中国海洋网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中国海洋网致力于好文推送,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

分享: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zl/10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