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大暑,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气候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的意思。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比如前几天上海的台风等,预防自然灾害。
大暑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民间养生风俗
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1.大暑送“大暑船”
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有补养的作用,也有老年人喜欢吃各种各样的粥,谓能补阳。
2.吃荔枝
莆田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也是表现当地养生的一个习俗,
3.吃凤梨
台湾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4.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5.吃仙草(凉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佳品。
大暑习俗,都是用来养生的,人有些不舒服,容易发病,就通过大暑这个节气来养生。
大暑易发病有哪些?
大暑节气容易引发主要疾病有:
中暑、热中风、肠道传染病等
1.中暑
大暑天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
应对措施: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或者通过推拿,重症中暑患者,应抬到阴凉处就地抢救,医院。
大暑时应注意室内降温,避免在烈日下曝晒,注意劳逸结合以防中暑的发生。除此之外,也可常食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药膳,如清暑祛湿茶、藿香叶粥等都可以。
2.肠道传染病
大暑天时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
应对措施: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买来的海鲜等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是肠道类疾病,我们要注意这些问题。
3.热中风
由于室内与室外气温相差太大,若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使脑部血管反复舒缩。发生在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身上。
预防:适当地调整空调的温度,使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7摄氏度,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都可以预防热中风。
如何预防大暑疾病?
大暑将至,高温闷热,湿气充斥,故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因此,大暑养生饮食宜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
当你出现全身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所以大暑养生一定要静养。
养生建议
避免在阳光下暴晒,注意防暑降温,可多食用含薷香的茶或药膳;通过熏艾以防蚊、防感冒;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忌贪凉饮冷;选择散步、静坐等方式进行锻炼。解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因为天气炎热时人体出汗较多,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机体最易受外邪侵袭。因此人们在避暑。而且不能过分贪凉,否则会因贪图一时舒服而伤及人体阳气,如经常吃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来东西就吃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大暑时的炎热天气不仅会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下降,还经常会使人“肝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焦躁易怒等,这种现象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症”,俗称“情绪中暑”。预防“情绪中暑”首先要做到“心静”,越是天热,越应做到心平气和,以避免不良情绪影响。
如果你冬天经常出现哮喘、鼻炎、老慢支等疾病,别忘了利用三伏天推拿,不仅能远离哮喘、鼻炎,还能缓解疼痛。让身体体质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切不可盲目养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大暑养生的禁忌。
1、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2、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人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3、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饮食不洁
大暑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增多,此外也易致食物中毒。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注意灭蝇,不吃不干净的饭菜,最好当天的饭菜当天吃,隔夜饭菜要煮沸、热透。
5、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6、空腹饮茶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7、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8、食过多冷饮
很多人喜欢以喝冷水,吃冰棍等方式消暑降温,这反而太寒凉,非但不能降火,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消暑切勿吃太寒凉,当心物极必反。
9、熬夜
时下暑性炎热,容易耗气,正常人都会觉得乏力,所以最好能够早休息,尽量不要熬夜。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睡眠,中午应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10、急躁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针对夏天养生,除一些禁忌之外,还要做一些保健的方法,这里针对小宝宝我推荐一个小儿保健推拿处方。
1.开窍各50次
手法:医者两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
称推攒竹或称“开天门”
手法:医者两拇指自眉心向
两侧眉梢分推
手法:医者两拇指桡侧自眼向耳直推,
称推太阳。
手法:用拇指或中指端揉本穴,
称揉总筋。
手法:两拇指自总筋分推至
阴阳两池称分手阴阳。
2.补脾经次
手法:用补法,即旋推法
用拇指螺纹面轻附于治疗的穴位上
做顺时针方向的环旋移动
3.补肾经次
手法:旋推螺纹面为补
用拇指螺纹面轻附于治疗的穴位上
做顺时针方向的环旋移动
4.补肺经次
手法:在无名指螺纹面
旋推为补肺经
5.清心经次
手法:手中指螺纹面
从指尖起推向指间关节
6.清肝经次
手法:食指螺纹面
由指尖推向指间关节
7.清大肠次
手法:用清法也就是直推法
这个手法带有一定方向性
也就是从虎口直推至指尖
8.揉板门80次
手法:一手固定孩子的手掌,
然后用另一手的拇指指端按揉
9.揉二马30次
手法:揉法为主。
指端揉或拇指甲掐,
称揉上马或掐上马。
10.清天河水次
手法:用食、中二指面自腕推至肘,
称清天河水。
11.捏脊5次
手法:第一胸椎(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自下而上捏之
12.关窍5次
手法:宝宝取坐位,
用拇指与食、
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本穴
每个节气前后1-3天开始做起来。
成年人在节气点前后10-30分钟打坐,顺应自然之气来养生。
穴位组合解析
1.开窍,调五经:调和五脏,平衡阴阳;
2.清大肠:通便排毒,泻火退热;
3.揉板门:泻脏腑热毒,消炎泻热,并可增进食欲;
4.揉二马,补肾经:滋阴潜阳,清热利尿去除体内的暑热,
5.清天河水:滋阴、泻火清热;
6.捏脊:补脾健胃,温阳消食,通肠导滞的作用;
以上穴位配伍,健脾益气,养血活络,增强体质家长不妨,在家按照我提供的处方给宝宝,做保健,如果能坚持下来,宝宝的体质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饮食护理也非常重要,一直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大暑节气暑湿之气较重,人易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肢体困重等现象。饮食方面宜多吃燥湿健脾、益气养阴的食物。可用橘皮,加适量冰糖,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常饮可起到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
大暑时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在饮食上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时令,蔬菜水果以外,还应多食用益气养阴的食物,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因人制宜,不要盲目的进补。
大暑养生粥
簸箕莲藕粳米粥
原料:荸荠、莲藕、粳米
◆◆◆◆◆
荸荠功效:清热泻火,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
莲藕功效: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是大人孩子、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
食材准备:
1、莲藕两端藕节切掉,清洗,刨皮。莲藕先切薄片,再切成细碎小丁
2、马蹄刨皮,清洗净,切薄片,最后切丁。3、在砂锅里倒入清水0毫升左右放入粳米,快煮好时,放入莲藕、荸荠丁,再煮5分钟即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清热利湿,固精止泻的功效,一般的人都可以使用,如果身体有不舒服,一定要遵医嘱。
妈妈养生操
距地虎视式
能锻炼脾胃、调和阴阳、增强体质。
具体动作为:
1.盘坐,两手自然按于两膝,正身端坐,全身放松;
2.两臂内旋,小指在上,拇指在下,掌心向后,侧伸至身体两侧,然后两臂向体前画弧,同时两手握成拳,上身前俯,两拳拄地,两臂平行,与肩等宽,腰背伸直;
3.下颌尽量抬高,同时尽量伸展腰背,眼睛睁大,目视前上方,动作略停;
4.头向左后方转动,尽量去看尾骨,动作略停,然后头转回,目视前上方
5.头再向右后方转动,去看尾骨,动作略停头转回,目视前上方,重复摆头的动作,左右各3遍;
6.下颌收回,腰背伸直,上身直起,两拳离地,由拳变掌,两臂向左右45°侧伸,至与肩相平,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7.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下落还原,两手按两膝,目视前下方,呼吸自然,全身放松。
沉肩坠肘,松腕舒指,在康尧小儿推拿手法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操作,我康尧的员工每天都会练这个操,来增加自己的内功,如果盲目用力,可能你的推拿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这是这个养生操。
推拿一招鲜
揉睛明穴
有助于老花眼恢复
位置:睛明穴,在内眼角的一个凹陷处
操作方法:两指的大拇指指腹夹住鼻根按睛明穴,垂直的往眼睛深部按,按一下松一下,连续做四个八拍。再用两拇指指背侧按摩双侧攒竹穴每次2分钟,早晚各一次,常年坚持。有助于治疗眼睛老花看不清楚,这是一个操作方法。
还可以:用双手中指来回按摩眉毛,用双手四个手指向两侧按摩眼睛,用双手中指从下至上按摩鼻梁,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往下拉。这些动作都有,助于老花眼镜的恢复,这是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睛明穴。
好,关于大暑的养生及日常护理我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
小儿推拿感兴趣的学员,请在每周的1、3、5下午3点钟准时收看我们的直播,我们会在晚上8点钟重播。如果对小儿推拿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及时的黑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