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天,对孩子来说是个考验,做父母的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全力抵御酷暑,让宝宝远离诸多困扰。本期,席主任从日常生活护理、饮食、疾病防治方面,给家长列出一些育儿小锦囊,让孩子能清爽过夏,健康过夏。
席卫平,山西医院主任医师、省优专家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答:人如果在烈日下或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可以导致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起体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这种变化称为中暑,也叫暑热症。
因为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健全,如果在夏季防暑降温和预防中暑做的不好,就有可能发生中暑。一旦中暑,将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所以在夏季预防宝宝中暑是的一件很重要的事。
中暑发生前,常常会有一些前期表现,家长可能会看到:宝宝出汗增多、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较大的儿童可能还会说有胸闷的感觉等症状,如果及时到荫凉处短暂休息,喝些水或饮料,补充水分和盐后,这些症状可消失。
儿童中暑和成人中暑的表现大致一样,如果对前期的表现没能及时识别或没及时处理,继之就会出现皮肤发红,如果用手去触摸宝宝的皮肤时会感觉到发热,这时的宝宝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等不适,严重者可出现昏眩、抽搐、体温可高达39℃以上,甚至进入昏迷状态。
预防中暑的措施有:
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夏季居室一定要保持通风换气,室温和湿度不可过高,室温保持在24-28度,湿度60%-65%比较理想。
合理安排宝宝一日生活时间天气炎热,家长应合理安排宝宝一日的作息时间。按以往的作息时间和规律起居,如果正常的生活节律被打乱,就有可能因此引发宝宝生活紊乱,体力下降,稍受热就很容易发生不适或中暑。
补充足够的水分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宝宝户外活动后,出汗可能增多,应及时补充水分。可以根据宝宝出汗增加而增加水的摄入,以喝温开水或凉白开为好,吃水果也是补充水分的好办法,还可以自制一些清热祛暑的粥类。
户外活动时的5点注意事项
一是,户外活动时,不要在阳光下直晒宝宝,应该让宝宝在树荫处走动或跑动玩耍。
二是,户外活动时可以给宝宝戴一顶有沿的小凉帽,避免皮肤暴晒。
三是,千万不可长时间把宝宝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因为天气炎热,这些地方的温度很容易急剧上升,高温会使宝宝很快发生中暑。
四是,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可太长,一般上午和下午各一次,一天大约1-2小时。
五是,户外活动后应及时、适量让宝宝喝些水或吃些水果,以补充水分。
答:所谓的“空调病”是指人在开空调的室或空调设定的温度过低的环境内待的时间过长,因长时间室内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缺乏新鲜空气,机体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如:鼻塞、打喷嚏、头晕、恶心、食欲减低以及一些皮肤不适等症状。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内对于小宝宝来说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不适,如:哭闹不安、烦躁、不吃奶等。
预防的关键是:
1.不是必须时,尽量不要开空调,早晨和夜晚可以通过开窗通风的方法来降低室内温度。白天应带宝宝到户外在荫凉处玩耍。
2.如果室内温度确实较高,使人感到很不适时,可以间断开空调,但温度别调的太低,一般认为28℃左右即可。且开空调的时间不可过长,室温略有降低就可以了,及时开窗通风换气。还应注意室内温度不可忽冷忽热,更不要在宝宝出汗后马上开空调降温。
3.有小宝宝的室内即使在开空调时,也要适当的开窗通风,让室内保持空气流动,以免宝宝出现不适。
答:天气炎热时,建议:
1.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时,应避开室外温度过高时,在夏季中午是不适宜带宝宝到户外的。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应安排在一日中较凉爽的时候,比如:上午的9-10点,下午的5-6点,也可根据当日的实际来安排。
2.户外活动时应让宝宝在树荫处玩耍;
3.家长一定不要把坐小推车的宝宝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应该推上小车走动开,因环境温度过高宝宝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易发生暑热;
4.一天可以给宝宝洗上1-2次澡,勤换衣裤,这样将有助于防暑降温。
5.因天气热,宝宝出汗多,别忘了给宝宝多喝些水噢。
1次患儿少汗或无汗时,可洗温水浴,每天至少洗一次澡,可促使皮肤血管扩张,易于散热。
3天一般来说,疾病本身多有自然病程,上呼吸道感染为5-7天,发热要持续2-3天,而且发热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必然联系。初诊时医生通常给宝贝开足3天的药,反复就诊不利于患儿的休息和病情康复。
28℃如果天气很热而且宝贝很怕热、爱出汗,而且已经出现了热痱子,就可以适当给宝贝开空调了,不过温度要控制在28℃,并且空调的风要向上吹,房间的门要打开,使室内的温度保持一致性。同时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还要注意空调温度适中,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在出汗后马上降温等。
答: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是指在夏季的“三伏”期间进行敷贴治疗某些疾病。依据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疾病,在一年中最热的天气“三伏天”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患者背部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以减轻冬季这类疾病发作的症状。这种治疗手段含有中医学很深奥的理论,目的是起到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儿童是特殊的人群,是否适宜“三伏贴”?以及具体的、更多的有关“三伏贴”的知识,还是要请教中医师哦。
答:夏时令饮食宜忌之“宜”:1、可以在粥中加入豆类、杂粮、水果蔬菜、少量豆腐、瘦肉或鱼虾碎末、坚果末等,使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族)、微量元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补充同时进行,五谷、蔬果中的膳食纤维还能够帮助孩子清理肠道,排除毒素,更有利于解暑降温。2、青菜汤、绿豆汤、海带汤、紫菜豆腐汤等植物汤类是最佳选择。3、温热的汤水可以舒缓汗腺,将体表温度降低1-2℃,消暑效果远优于冷饮。
夏时令饮食宜之“忌”:1、肉汤、骨头汤、鸡汤中脂肪含量较高、不易消化,还会增加肠胃负担、不仅不能解暑,还会因增加热量摄入而越喝越热;2、汤中不要加入过多的蔗糖,会增加热量摄入,增加代谢产热,消弱降温效果,同时过甜伤脾,对本身胃口不好的宝宝更是雪上加霜;3、水果和汤水要适度摄入。过量水果会影响肠胃功能、减少饭量,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增加中暑危险;大量喝汤,汤的营养密度低且占地,会影响正常进食同时稀释肠胃中的消化液,从而造成宝宝营养摄入不足、抵抗力下降,称为暑热的攻击对象。
☆多喝白开水,适量饮用绿豆汤
白开水:纯净的白开水最容易解渴,它进入体内后可以立即进行新陈代谢、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
绿豆汤:宝贝要适量饮用绿豆汤,过量饮用容易导致腹泻或消化系统免疫力降低。
☆DIY消暑饮料
很多人在夏季都会失去以往的好胃口,其实通过正确、营养均衡的饮食可以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食用DIY消暑的饮品效果不错。另外,平时可以吃些西瓜、黄瓜、西红柿、桃、杏等蔬菜水果都有预防中暑的作用。
☆自制消暑解暑粥
夏天不适合大补,夏天吃大补的食物容易让身体不舒服,所以羊肉不宜多吃,尤其是血压高的人。最好是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并注意多吃清热降暑的食物,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妈妈们一定要从家人的饮食上注意调节,吃出健康。
☆巧吃瓜果亦能降暑
夏季的瓜果都很新鲜,可以防暑降温,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维生素及矿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尤其是西瓜,最好在常温下放置2-3个小时再给宝贝吃。其他瓜果还有:黄瓜、丝瓜、苦瓜、冬瓜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