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端午节吃粽子注意六大事项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点击蓝字   每次要少吃粽子,吃的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与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食道炎等旧病复发。

不宜食用刚从冰箱拿出的粽子

  有些人喜欢把粽子放在冰箱里冰一段时间再吃,导致粽子又硬又冰,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等粽子加热变软后再吃。

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

  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腹胀。

睡前两小时别吃粽子

  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别吃粽子。

四类人群要慎食粽子

  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的糯米性温滞气,吃多会加重胃肠负担,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加重病情。

  

糖尿病患者: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症状,抢救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中暑急救的四个步骤

虽然最近的降雨时不时在晚上搞“偷袭”,让晚上的气温变得较为凉爽,可白天的气温却不含糊,都保持在30℃以上。

阿克苏即将步入盛夏,气温会越来越高,防中暑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医院门诊主任陈景华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些防中暑的方法及急救知识。处理中暑的措施可分为四个步骤:

1、转移

中暑必然发生在高温的室内或室外环境。如果有中暑病人,高温条件下先将其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让病人平躺,帮病人解开衣领,使其呼吸通畅。

2、降温

不管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将患者搬运后首先就是为其进行降温。用一盆凉水或少许稀释过的酒精擦洗患者的头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动脉血管部位,以达到降温作用;也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运用药物降温。

3、服药

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乃是解暑良药,应作为普通家庭常备药来储藏。尤其是炎热的夏天,若是家里有中暑患者,在为其进行以上两步医治后给其服用解暑药,缓解中暑症状。

4、按穴

要是中暑患者的情况较严重,昏迷不醒,可先按压其人中、合谷等穴位尽快将其救醒。如以上的抢救措施没有奏效,请及时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来源:阿克苏日报记者吕娜

您点一个

小编干劲更足了!

网页搜索阿克苏日报数字报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tp/5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