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芒种忙种,可收可种
预示着播种希望,收获喜悦。
“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立春是百花歌唱的日子,夏至是用来庆祝孩子们和冰淇淋之间友谊的日子。那芒种呢,肯定是节气小姐姐送给农民伯伯的礼物啦!农民伯伯们心里攒了一整个冬天的语言,都在这一天诉说给芒种,因为这正是收割麦子的好时节。正值芒种,我们开展了“芒种”节气主题教育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气候特征
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南方地区属典型的雨热同期。芒种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称“七下八上”)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而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节气农事
芒种的气候特征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这个时节适宜水稻播种。从芒种开始一直到大暑,都是一年中万物狂长的旺季。芒种是很忙的节气。到芒种节,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芒种忙,下晚秧”。
知识篇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伯伯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伯伯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古诗《芒种》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指种子播种的意思。今天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芒种,迎来一个满满的丰收季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诗词吧。
那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小麦么?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小麦吧,这就是小麦的生长过程。
小麦是芒种时节收获的农作物,玉米高粱等谷黍类夏播作物就可以播种了,也是农民伯伯最繁忙的季节。这是还没有长成熟的麦子。
这就是成熟后的麦子,麦子成熟后就会变成金黄色的。
那你们知道成熟后的麦子可以用来做什么吗?
小麦主要是加工成面粉,做成各种面食。常见的有:饼和油条、馒头包子、面条卷面、水饺、饼干茶食、面包、蛋糕和部分休闲食品等等。
这么多美味营养的食物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流口水了呢?
全麦面包,原材料采用麦粉,麦粉正是芒种时节成熟的小麦无脱皮而磨成,面粉粗糙因此全麦面包的发酵效果没有酵锞那样松软,但是他有比较浓的小麦味。
仪式篇送花神
芒种节过后,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人世间便要为她饯行,感激花神给人间带来的美丽和呵护,盼望来年再次相会。宝贝们自然不太懂得此般神圣隆重的仪式感,不过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装扮着自己,戴上花环,“虔心”送一送花神姐姐,便是来自孩子们的最纯洁善良的感恩和祝福,还捎带着他们天真浪漫的幻想和憧憬喔……
系丝带古时民间,人们在芒种日会饯送花神归位,既为恭迎夏君,也为感恩,期盼来年与百花再次相会。孩子们听闻这一习俗后,也都想来送花神。他们取来了一条条彩色丝带,把这些丝带系在幼儿园里的花枝上,愿有俏丽可爱的花儿长相伴。
美工篇
做花束
画麦穗
芒种时节,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籽粒饱满的麦粒们用朴素的圆满,凸现着季节的骄傲。中五班的孩子们则用画纸绘制出明亮清晰、生机勃勃的麦穗,用自己童真的表现力拨动出"生命的韵律"……
彩泥麦穗
折纸——蝉
编手环
做西瓜节气这些事,从来都不是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看宝贝们“收获”了大西瓜多开心呀!养生篇
1.多补水,要午休。
中国有些地方有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医生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夏日昼长夜短,午休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
2.勤换衣,勤洗澡。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
3.饮食宜清淡。
饮食调养方面,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
忙忙碌碌的芒种节气标志着一年已经过去一半,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御驾新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老师们,珍惜每一个“时”,享受每一个“日”,继续期待我们的下一个节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