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天该如何养生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90525/7168767.html

?

6月21日,夏至。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这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也就是入伏的首日。天文科普专家表示,今年从夏至日起后数到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意味着这一天是入伏的时间。

伏,标志着一年里最热的时期,俗语说“热在三伏”。“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是大自然阳气最重的时节,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在机体脏腑外面,肌肤腠(còu)理常处于开泄状态,经常出汗以适应暑热天气,因此,机体很容易表现脏腑功能紊乱,并容易形成气虚,出现身体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甚至发生中暑、肠胃失调等病症,影响健康。但与此同时,这个季节也是我们调养身心的最佳时节。

中医素有“冬病夏治”之说,即根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理论和“春夏养阳”治疗法则,借助夏日炎热治疗秋冬易发的寒凉疾病。

1、补?养?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天??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体阳?旺发之时,?体阳?,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处于

易解的状态。三伏天,?稍劳作或运动,就?量出汗,接着产?强烈的?渴感。因此,补?养?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2、多酸多?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温,?们喜冷饮,喝?多,导致湿?侵??体,?外湿?内,使?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的消化功能产?障碍,出现积?为患,引起?欲不振等。

  按中医养?学的观点,暑湿对脾?常不利,?味苦的?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因此?常饮?中应适当多??凉或?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喜凉,宜?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些性酸的?物。如:菠萝、西?等。

3、补?去?

  炎炎夏?不仅带给我们?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因此,“去?”也是夏??补的必备功课。夏?祛?的?物,上佳选择:苦?、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奶性微寒,可以补?、滋阴、解热毒,也是“去

?”良品。鸭?更是夏季?补之良?。

  关于“冬病夏治”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冬病夏治?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扎针灸,三伏天拔?罐、?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等。医?根据病?的病症不同,在这些?法中选择?两种使?。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包括哮喘、过敏性?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管炎、??感冒等,以及?些虚寒性的疾病,如胃痛、关节炎等。

  专家推荐两种?前很流?的冬病夏治?法,三伏贴和三伏天拔?罐。之所以介绍这两种?法是因为它们具备4?优点:?效、安全、经济、副作??。冬病夏治?般以30天为?个疗程,?般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为巩固疗效,病?应于冬??到医院复诊。

三伏天应注意以下事项

1、消暑祛湿

三伏天天气热,气候潮湿,人体湿气会很重,这时就需要合理祛湿,可以多吃些带姜类的菜品,和一些祛湿的茶水。在家不要一直吹空调风扇,否则可能让寒气入体。

2、合理运动

三伏天不宜大汗淋漓,合理运动略微出汗是最好的,如果剧烈运动,浑身湿透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

3、切勿贪凉

吃东西要吃温热的,喝水要喝温开水,不可一直饮用冷饮,冰棍等。

4、注意环境

雨季增多,环境潮湿,家中应注意多通风,保持室内干燥,否则可能会感染呼吸道疾病。

5、注意休息

夏季天长夜短,温差小,一定要注意休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睡觉时也要注意保暖,不要贪凉,预防感冒。

看见中国发现世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y/10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