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每天都在奔忙中度过。很多人成家立业之后不再和父母同居,即使是那些依旧和父母一起生活的人,也很可能因为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反而难以注意到父母身上的变化。然而不论是哪种情况,我们终有一天要面对父母的介护问题。
很多读者留言说,真的需要面对介护问题时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了解老人,因为不了解所以不知所措。今天我们就以解答质疑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老人身体和心理的特征以及出现的变化。透过读者发来的疑问,我们为您讲解大多数人在介护问题上遇到的问题,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老人。关于身体Q:我父亲因为在外出时出现了几次在找到厕所之前失禁,最近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出门。我们做儿女的要带他出门,也不知道他是担心如厕问题还是其他什么,越来越抗拒总和我们外出。
A: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机能会逐步下降。由于排泄功能和膀胱括约肌的衰退,老人就可能在到达厕所之前出现失禁。这是很多老人共通的问题,绝对不是只有您父亲一个人这样。正是因为“这么大岁数”,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失败。而且老人本人其实比任何人都在意这件事,务必请您注意态度,不要责备您的父亲。
事实上,只要您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您父亲一定可以和以前那样享受出门的乐趣。在选择目的地时,不妨定在大型商业设施这类随处可以找到厕所的场所,如果有余力最好事先通过网站确认一下厕所的位置。地点更换移动时尽量准备出富余时间,如果是开车出门,请多停车休息,让老人有更多机会可以及时上厕所,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可以让老人踏踏实实的和您一起出门。
另外现在市面上的纸尿裤从尿垫型到内裤型,品种多样。您也不妨在与老人沟通后根据老人的情况为其准备好。俗话说有备无患,只要有方法应对可能出现的尴尬,那么老人就可以和往常一样外出。
Q:我母亲在一个月之内,竟然在自己家里摔了两次。这样下去我无法让她一个人独自在家,如何才能防止老人摔倒呢?
A:相对于老年男性,闭经后的女性因骨质疏松造成骨折的风险系数更高。另外由于下半身的肌肉量下降,通常我们认为老年女性更容易摔跤。除此之外,视力下降,平衡感下降同样会造成老人摔跤。从基本对策来说,平日生活中尽可能进行适度的肌肉锻炼、肌肉拉伸等活动,注意维持肌肉量。
老人锻炼相关,可以参考以往推文:
点击标题打开文章老年人练瑜伽太难?看看这个吧!】
从外部原因来说,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家庭摆设是否存在隐患。请您查看在老人的行动路线上是否有家具这类妨碍行走的障碍物,地毯有没有翻边,地上是否有拉得老长的插线板,厨房和洗澡间这些地方的地面是否有水等等,排查出隐患为老人安排一个踏实放心的生活环境。Q:我父亲很少外出,几乎一整天都在家中度过。夜里他会起来好几次,睡眠不好白天就总是昏昏沉沉的状态,经常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打盹儿。如何提高晚间的睡眠质量呢?
A:老人往往不容易熟睡,夜里还可能因为上厕所而中断睡眠。在管理睡眠问题上,我们需要帮助老人调整生活作息规律,尽量不要改变起床时间,就餐以及就寝时间。
早上打开窗帘,让自然光进入房间,通过自然光线帮助老人从睡眠中苏醒。白天尽量外出在住所附近散散步,享受阳光同时适度活动一下身体。而睡觉之前最好控制一下水分摄入量,避免夜间起床上厕所。管控好生活作息,通过运动带来适度的疲劳感,再控制好喝水的时间和量,这三项是提高睡眠质量的重点。
老人睡眠相关,可以参考以往推文:
点击标题打开文章
心理篇Q:我父亲年轻时是一个脾气温和的人,但是最近变得易怒,动不动就发火,而且往往只是为了一点小事而大动肝火,至于吗?父亲这样的变化让我非常困惑。老年人上了年纪之后,性格真的会有很大变化?
A:老人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从以前的事事亲力亲为,到现在的力不从心。这种变化会带来丧失感,从而产生各种担忧、焦虑、懊恼,而这些情绪反应到态度上,就可能让老人变得急躁、易怒。
我们首先需要体察并理解老人内心的这些复杂情绪,并且牢记冷静二字。在您父亲发火时避免正面交锋,倾听老人的主张,耐心等待老人冷静下来。
Q:婆婆和我们同住一起,最近她天天骂我是贼。小到发卡大到钱包,无论找不到什么东西,马上就说是我偷的。我应该如何对付这种场面?
A:我们完全能够理解您的苦恼,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被诬陷是小偷,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反驳老人,为自己辩解也是非常自然的反应。但是这种立刻反驳的做法,其实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老人被反驳被否定之后,反而可能更进一步陷入妄想,言行升级造成恶性循环。
首先您可以让老人说出她的主张,一边表示自己理解她丢了东西焦虑的心情,一边做出一起寻找丢失物品的姿态。如果您和老人同住,想必对她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有一定了解,也能推断她可能把东西放在哪里。自己找到丢失的东西时,会有极大的满足感,因此还有一个要点,就是一定请让老人自己找到物品,而不是您帮助她找到。
如何应对老年人的妄想/幻觉,可以参考以往推文:
点击标题打开文章
Q:最近我母亲的记性越来越差,不记得我和她一起出门的事,刚买过的东西还会再买一份回来。我知道上了岁数之后每个人的记忆力都会下降,不过我还听说认知症老人也特别容易忘事。我母亲会不会是认知症呢?
A: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年龄逐步下降,因大脑老化出现的“忘事”属于生理变化,是一种典型的老化现象。这种“忘事”,虽然老人暂时忘记发生的事情,但是经过提点还能够想起来。然而认知症的“忘事”,无论我们如何提醒老人,也无法帮助老人想起。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老人和朋友聚餐这件事,老人想不起吃了什么,这属于老化现象的忘事。而老人想不起和朋友曾经聚过餐这件事,这就很有可能是认知症的症状了。
您的母亲是否患上认知症,需要由医生诊断。忘事也仅仅是认知症的一个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症状。我们要避免仅通过忘事这一点来判断老人是否是认知症。
生活篇Q:我最发愁的就是给父母准备一日三餐。他们总说粗茶淡饭最好,每天就想吃汤面或是喝粥。不仅没有花样过于单一,我还觉得这么吃会营养不足。在给老人做饭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A:前一段时间张文宏医生提出的“不喝粥”言论,在网上引发了不少争议。对很多中国老人来说,他们坚信“粗茶淡饭最顺口”,“喝粥养胃”这类认知,因此长期以来老人都非常喜欢清粥汤面这些主食。然而殊不知这个膳食结构并不完美,长期下去势必导致老人的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为了让老人吃得科学,我们应该尽量在一日三餐中搭配好肉蛋奶,切记不要一味追求粗茶淡饭。
Q:我父母特别不喜欢开空调。有好几次我回家,一开门家里又闷又热,简直就像是桑拿房。我家在南方,就连冬天气候也很暖和舒适,夏季高温,难道他们就不觉得家里热吗?他们这样由着他们没有问题吗?
A:老人随着年龄增高,体温调节功能逐渐下降,往往不能及时的感知气温上升。与此同时他们不易察觉口渴,很可能出现水分摄入量不足的问题。说到中暑,大家一般会觉得中暑发生在室外,其实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即便是室内也可能出现中暑。如果老人实在不愿意使用空调,可以打开窗户和电扇,帮助室内空气流动,同时提醒老人无论是否感觉口渴,都要下意识的补充水分。
今天我们从日常收到的众多问题中选取了几个典型质疑,为大家进行了简单回答。要想更好的护理老人,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老人。日医会一如既往,为大家传递相关信息。如果您有什么疑问,也非常欢迎给我们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